月三首·其一
杜甫〔唐代〕
断续巫山雨,天河此夜新。
若无青嶂月,愁杀白头人。
魍魉移深树,虾蟆动半轮。
故园当北斗,直指照西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巫山的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,直到今夜雨才停止,星河焕然一新。
若是没有青山上的月亮可以看,可真的要愁死我了。
我久久盯着月亮,久到半轮月亮动了位置,树深处影子也似山间小鬼乱动。
那北斗星之下正是我的故乡,月光直接照到长安。
注释
青嶂:如屏障的青山。
魍魉: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。这里代指影子。
简析
《月三首·其一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描绘了巫山之上雨势断断续续的景象,同时点出此夜天河显得尤为清新明亮;颔联说若无青山之巅的明月相伴,恐怕会让满头白发的老人愁上加愁;颈联写月景具有一种阴森与变化莫测的感觉;尾联将笔触转向对故乡的思念,说无论身在何方,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指向始终不变。全诗意境清冷、幽邃,状月中写出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1338篇诗文 2734条名句
山居秋暝
王维〔唐代〕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新晴野望
王维〔唐代〕
新晴原野旷,极目无氛垢。
郭门临渡头,村树连溪口。
白水明田外,碧峰出山后。
农月无闲人,倾家事南亩。
望庐山瀑布二首
李白〔唐代〕
西登香炉峰,南见瀑布水。
挂流三百丈,喷壑数十里。
欻如飞电来,隐若白虹起。
初惊河汉落,半洒云天里。
仰观势转雄,壮哉造化功。
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。
空中乱潈射,左右洗青壁。
飞珠散轻霞,流沫沸穹石。
而我乐名山,对之心益闲。
无论漱琼液,还得洗尘颜。
且谐宿所好,永愿辞人间。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