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山中闻杜鹃

洪炎 洪炎〔宋代〕

山中二月闻杜鹃,百草争芳已消歇。
绿阴初不待熏风,啼鸟区区自流血。
北窗移灯欲三更,南山高林时一声。
言归汝亦无归处,何用多言伤我情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早春二月就在山中听到了杜鹃的悲啼,那声声啼鸣预示着各种花草争芳斗艳的光景已经停歇。
没等到暖风吹拂,绿树早已繁茂成阴,哪里用小小的杜鹃声声哀鸣枉自啼血。
更深夜静,独坐北窗面向故乡的方向,不停的“移灯”向四周察看,又听见南山高林中不时传来鹃啼声。
你叫着“不如归去”其实你也无处可归,何苦声声催归以至引起我伤感动情!

注释
杜鹃:鸟名,又名杜宇、布谷、子规、鸠、获谷,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杜鹃初鸣,先闻者主别离。”相传这种鸟到农历三月开始啼叫,昼夜不停,直到嘴里流出血来方才停止。
消歇:休止,消失。
熏风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钱钟书《宋诗选注》谓此诗“是金兵侵宋,炎逃难时所作”。据阙名者所著《洪炎小传》云:“靖康初,炎家洪城(今江西南昌)”。建炎三年(1129)十月,金兵入洪州,至次年四月退出。建炎四年(1130)二月,洪炎避居金溪。此诗应即写于此时此地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缪钺等撰,宋词鉴赏辞典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2.06,第752-753页

赏析

  这首诗前四句通过南国二月已是晚春景象的描写,寄寓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情怀;后四句写当更深夜静,诗人在北窗下,朝着远在北面的家乡,不免勾起不绝如缕的思念。全诗以杜鹃的悲鸣与诗人哀伤喟叹汇在一起,不但渲染了流落异乡的悲愁,而且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,其所用字句都很寻常,但感情真挚动人,极富感染力。

  洪炎作此诗时流落异乡,初闻鹃鸣,心中不禁增添了几许别恨离愁。此时尚早春二月,而鹃鸟的啼声却预示着百草争芳的季节即将过去,正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所咏:“恐鹈鴂之先鸣兮,使夫百草为之不芳。”诗人倍感凄怆。心中忧国愤时之念,与怀乡思家之情混合在一起,一时并集心头。诗人不禁为芳景的消歇而叹惋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山中闻杜鹃》是一首七言古诗。此诗前四句通过南国二月已是晚春景象的描写,寄寓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情怀;后四句写当更深夜静,诗人在北窗下,朝着远在北面的家乡,不免勾起不绝如缕的思念。全诗以杜鹃的悲鸣与诗人哀伤喟叹汇在一起,不但渲染出流落异乡的悲愁,而且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,其所用字句都很寻常,但感情真挚动人,极富感染力。

洪炎

洪炎

洪炎(1067~1133),字玉甫,南昌(今属江西)人。黄庭坚外甥,出生书香门第,由祖母启蒙,洪炎与洪朋、洪刍、洪羽四兄弟,都是诗人,号称“豫章四洪”江西诗派诗人。 112篇诗文  1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隐括杜牧之齐山诗

朱熹 朱熹〔宋代〕

江水浸云影,鸿雁欲南飞。携壶结客何处?空翠渺烟霏。尘世难逢一笑,况有紫萸黄菊,堪插满头归。风景今朝是,身世昔人非。
酬佳节,须酩酊,莫相违。人生如寄,何事辛苦怨斜晖。无尽今来古往,多少春花秋月,那更有危机。与问牛山客,何必独沾衣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长亭怨慢·渐吹尽

姜夔 姜夔〔宋代〕

余颇喜自制曲。初率意为长短句,然后协以律,故前后阕多不同。桓大司马云:“昔年种柳,依依汉南。今看摇落,凄怆江潭: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?”此语余深爱之。

渐吹尽,枝头香絮,是处人家,绿深门户。远浦萦回,暮帆零乱向何许?阅人多矣,谁得似长亭树?树若有情时,不会得青青如此!
日暮,望高城不见,只见乱山无数。韦郎去也,怎忘得、玉环分付:第一是早早归来,怕红萼无人为主。算空有并刀,难剪离愁千缕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丑奴儿近·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

辛弃疾 辛弃疾〔宋代〕

千峰云起,骤雨一霎儿价。更远树斜阳,风景怎生图画。青旗卖酒,山那畔、别有人家,只消山水光中,无事过这一夏。
午醉醒时,松窗竹户,万千潇洒。野鸟飞来,又是一般闲暇。却怪白鸥,觑着人、欲下未下。旧盟都在,新来莫是,别有说话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