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歌
霍去病〔两汉〕
四夷既护,诸夏康兮。
国家安宁,乐无央兮。
载戢干戈,弓矢藏兮。
麒麟来臻,凤凰翔兮。
与天相保,永无疆兮。
亲亲百年,各延长兮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四方的夷族已经得到护佑,中原的民众也平安富足。
国与家和平安定,(我们的)快乐越来越多(没有止尽)。
把兵器收起来放好,把弓和箭存在兵器库里。
麒麟与凤凰(的舞蹈)威严活泼,喜庆。
顺应于天,(和平相处)得到保全,永远存在,在生命的百年间,爱护亲人,像亲人一样相处,夷与夏都会代代相传。
注释
四夷: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泛指外族、外国。
既护:既已得以保护。
诸夏:华夏诸国。夏朝的各个诸侯国。泛指中原地区。指中国。
康:安康宁静。
兮xī:文言助词。相当于‘
创作背景
出处《古今乐录》,曰:“霍将军去病益封万五千户,秩禄与大将军等,於是志得意欢而作歌。”按《琴操》有《霍将军渡河操》,去病所作也。
简析
此诗以颂扬的口吻,描绘了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景象。诗中开篇先点明边疆安宁、中原安定的局面,而后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欢乐无限;接写兵器入库、战事停歇的和平景象,并以瑞兽的出现,象征国家的吉祥与盛世;最后则祈愿国家与天地同寿,人民世代和谐、福泽绵长。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,是对理想国家状态的赞美与期盼。
外戚世家序
司马迁〔两汉〕
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,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夏之兴也以涂山,而桀之放也以末喜。殷之兴也以有娀,纣之杀也嬖妲己。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,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。故《易》基《乾》《坤》,《诗》始《关雎》,《书》美釐降,《春秋》讥不亲迎。夫妇之际,人道之大伦也。礼之用,唯婚姻为兢兢。夫乐调而四时和,阴阳之变,万物之统也。可不慎与?人能弘道,无如命何。甚哉,妃匹之爱,君不能得之于臣,父不能得之于子,况卑下乎!即欢合矣,或不能成子姓;能成子姓矣,或不能要终:岂非命也哉?孔子罕称命,盖难言之也。非通幽明,恶能识乎性命哉?
螳螂捕蝉
《说苑》〔两汉〕
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,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,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;黄雀延颈欲啄螳螂,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。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,而不顾其后之患也。
炳烛而学
《说苑》〔两汉〕
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“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”师旷曰:“何不炳烛乎?”平公曰:“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”师旷曰:“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,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?”平公曰:“善哉!”